当前位置:耘佑范文网 > 作文范文 >

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发展

| 浏览次数:

摘 要 当下课改不同程度地存在三个问题:把高升学率作为课改的唯一价值追求,以为课改仅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想借课改成名成家。课改课堂确实出现一些变化,在课堂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但课改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给学生的理想信念浇水施肥,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形成学习能力。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改价值 学生发展

一、当前课改存在的问题

2001年实施课改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行新课标的进程中,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在课堂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成效显著。特别是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但综合分析当前的课改现实,剖析众多学校课改的现实追求,以及这些学校所显现的课改思想、方案、行动、效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把高升学率作为课改的唯一价值追求

不少学校在宣称课改成就时,大讲特讲的一定是各种升学率,升学率比以前多了好多个百分点,升入重点高中多考了多少人,平均分、升学率、清(清华)北(北大)率提高了多少,等等。课改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提高教学质量,课改才会有生存的空间。但一定不能狭隘地认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分数仅是课改的副产品。如果课改仍旧是换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那这样的课改与以前的课堂没有本质区别,也毫无意义。

2.课改仅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传统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故而许多学校在设计课改时就紧盯“效率”做文章,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许多学校在设计、实施、评价课堂的时候,多个评价项目背后隐藏的几乎都是效率问题。比如,影响广泛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课堂模式,其背后立足的就是“高效率”。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急行军课堂、大容量课堂、立体式学习中,学生疲于应对,既要跟上教师的“行军”步伐,又要“吃下”教师预设的所有知识,哪有时间和空间来享受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和幸福?这样的课堂其效率也许是高了,但学生除了收获更多的所谓知识,还有什么呢?

3.借课改成名成家

如今的课改模式比比皆是,一校一模式,一校一特色。其实课改不一定要有模式,课改并不是为了追求模式。提出模式容易,让模式完全切合教育教学实际很难。一个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过程。更何况,模式形成之日,就是其走向僵化之始。当下诸多学校热衷于课改模式的建构,并在模式建构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大肆宣传自己的模式,借此为学校或个人贴金。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功利浮躁之风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反映,这样的追求成名成家,误读了课改的内涵,会把课改逼向绝路。

二、课改带来的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作出明确的回答,其核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换句话说,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学生的发展,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课改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因而,当前很多学校在课改中过分追求高升学率、高效率和成名成家,是背离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的。

1.课改导致课堂结构的变化

课堂教学诸多要素关系的调整,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作用,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中以主动学习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悟体验知识和能力获得的内在规律,从内心深处对知识产生快乐认同,从而坚定知识学习、坚定人生信念,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改之前,课堂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差不多都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这样的结构。而当下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早已摒弃了这样的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自创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改变,如果仅仅把它看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而不是更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等的发展,那就是对课改的浅读。

2.课改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知识和能力获取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这样的“双主体”论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有过度弱化教师作用之嫌。无论课改怎样走,课堂怎样变,教师是课堂不可弱化的关键要素之一。那种完全抛开教师,只留学生自己去学习的做法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的。仅有学生生成的课堂是支离破碎的,它必须与教师的预设相结合、联系、互动才能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如今有的课堂几乎完全取消了教师,教师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这不是新型师生关系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变化,实际是强调双主体的综合作用,或者称为综合双主体,这样的变化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转变过去学生在课堂上“等、靠”的被动意识,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只能在课堂唯师命是从的从属地位,而不仅仅是凸显课堂的生成性特点。师生关系的变化,是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人格能够真正站起来,能与教师这个主导者共同形成学习探究知识的合力。

3.课改导致教学方式的变化

从传统的授受型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型、合作探究型、生成型、导学型等课堂,是为了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更新学习知识形成的理念、方法和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增大课堂的容量、加速课堂的节奏,更不是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在学习型社会,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方法、途径、效果之评价也必不可少。所以,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变化是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力,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多做几道题。

4.课改导致评价方式的变化

从过去仅关注终结性评价,改变为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和态度性评价。这样的变化,使得评价由关注已形成定局的结果转变到关注怎样达成结果的过程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这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热爱知识学习、渴求知识学习、享受知识学习快乐的情感态度,是为了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主动做好每一个细节,用对过程的严谨而缜密的态度保证结果的完美。实际上,评价方式的变化,是为了从思想、观念、情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信仰,对知识的崇拜,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而不仅仅是紧盯结果的正确与否,从而落脚在分数上。

三、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

既然课改的核心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培养终身发展的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当前课改中的诸多做法是有待改进的,甚至是须矫正的。名目繁多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式各样的导学案、不同以往的教室布置……它们并不是课改的终极追求,充其量是尝试课改的产物。有的学校声称已放弃了自己的课改模式,不再使用导学案,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如果非要说说关注学生长远发展之课改有什么特征的话,以下四点应该算吧。

1.为学生的信仰浇水施肥

课程改革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为祖国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课改的出发点,也是课改的落脚点。至于因为课堂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诸多课改模式,并由此模式所导致的学生成绩、学校名位、教师地位等的变化,不是课改的核心目的。课改要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为学生树立起伟大的信仰: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对人生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有对科学知识的仰慕和崇拜,有为达到人生理想的伟大实践精神。一个人无信仰如同行尸走肉,一个民族无信仰就会垮掉。课改固然要让学生有理想的分数,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但这样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不一定能说清楚。也正因为这方面教育的缺失,把课改降低到提高学生分数的层面,才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如果我们的课改能给学生的信仰浇水施肥,几年时间,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有了自己的伟大信仰,那比考多少分都重要。只要学生有了自己崇高的信仰,当今教育所出现的“有知识无文化”的现象就会克服。学生的信仰哪里来?教师给学生上政治课没用,但几年课堂里的慢慢浸润是会有效果的。遗憾的是,这一点恰恰被忽略了。

2.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过去教师的“苦教”、学生的“苦学”。许多课改课堂都号称自己已扭转了学生“苦学”的局面,都宣称自己的课堂做到了让学生“乐学”、“好学”。但客观现实是,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并未真正形成,学生视上学为苦差事的为数不少,学生加班加点沉溺题海的比比皆是。许多的课改课堂仅是换种方式追求升学率,仅是换个套路追求高分数,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仅仅是把过去由教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学生先做题教师后讲题,翻不完的题山,过不完的题海,哪来快乐可言?老师对课堂的预设太简单,对课堂学习的活动设计太粗糙,对课堂的评价太单一,导致学生既不能深层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不能真正享受收获知识能力的快乐。课改之课堂,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方案时,特别是在谋划课堂的目标及活动时,要有足够的时空让学生来体验学习的快乐,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活动中,在活动体验中享受心灵的愉悦,在幸福和快乐中获得成功。同时,那种为快乐而快乐的课堂是不可取的,更不可在课堂故意制造笑点。因为课堂毕竟不是戏场,师生不是演员。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快乐课堂是学生脸上的微笑、嘴里的甜蜜、心里的愉悦,是课堂带给学生的依依不舍和历久不忘,是课堂留给学生的向往和期盼。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这是新课改与以往课改的显著区别之一。无论课堂模式有多少个,无论课堂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有怎样的变化,其最终的价值取向必须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的总是把“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成学习方法,什么独学、对学、群学,什么小组合作、展示和反馈,这是对课改理念的浅读。“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有这样的观念,具体的操作方法就会有很多。因此,课改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师生所共同追求的,不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和精神,并让这种精神能伴随学生一生的工作和生活。

4.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应该说这一特征是目前新课改做得最到位的,以至于许多学校和教师把这一点视为新课改的唯一目标而努力追求。当然,课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短短几年就见成效是不可能的。故而在课改之初能抓住此特征,并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可以理解的。

课改早进入第二个十年了,各地课改已走过好几个年头了。课改从哪里来?课改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原点思维在一些课改者头脑中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我们不注意矫正自己的课改方向,很容易导致课改走向死胡同。课改只有把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追求,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的教育才会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责任编辑 王 颖】


推荐访问:课改 价值取向 促进学生 核心 发展

上一篇:B型企业来了

下一篇:建筑“冤魂”

热门排行

春节晚会观后感600字14篇

春节晚会观后感600字14篇春节晚会观后感600字篇1晚上八点,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

2020央视春晚观后感3篇

2020央视春晚观后感3篇2020央视春晚观后感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门曈曈日

2023特殊符号图案大全(全文)

๑• •ั๑๑฀฀๑♬✿ 。 :*★☆⊙☺☻☼♠♥♡♣♤♥♦♧♨♩ิε฀฀䁠iddot;฀bull;●○●ゃ卣䁠hearts;♡๑฀฀☜☞☎☏♡⊙◎☺☻✖╄►◄▧▨♨◐◑...

2022央视虎年春晚观后感高中作文7篇

2022央视虎年春晚观后感高中作文7篇2022央视虎年春晚观后感高中作文篇1时间匆匆流逝,已经到了农

积极分子谈话记录30篇_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会议记录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会议记录篇一谈话时间:XXXX年6月19日谈话地点:谈话对象:入党联系人:记录人

春晚观后感300字4篇

春晚观后感300字4篇春晚观后感300字篇1春节是每个中国人都颇为期待的一天,它不仅仅代表家庭团圆的

幼儿园谈话记录:幼儿园晨谈记录100篇

坦直幼儿园党团结对谈心记录(2010年)序号时间去谈心人姓名被谈心人姓名谈心内容备注110 2 26

2020年医院党员谈心谈话记录_2020年谈话记录

职工医院谈心谈话记录单位:职工医院谈心交心对象签名年月日

2022年党支部领导班子“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完整版】

2022年党支部领导班子“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完整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

【幼儿园谈话记录】 幼儿园晨谈记录100篇

坦直幼儿园党团结对谈心记录(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