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耘佑范文网 > 作文范文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 浏览次数:

  第 六 单元教学计划

 一、 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三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古诗三首》的每一首诗都是描写美丽景色的,让学生感悟祖国河山的美丽,为此而自豪。旨在教育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害处,保护环境,为环保做出贡献。

 2.分析作者是怎样抓住关键句子来表达自己观点的。每篇课文中作者都有意地写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明确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三黑和土地》中“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一句贯穿全文,使读者从心底里体会到翻身农民爱土地胜过爱生命的真实感受。《青山不老》中“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学会利用关键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课时安排:

 17.古诗三首

  2 课时 18.只有一个地球

  2 课时 19.青山不老

  1 课时 20.三黑和土地

  1 课时 口语交际

 1 课时 习作:学写倡议书

 1 课时 语文园地

 1 课时

 1 17 7 . 古诗三首

 主备人:

 王田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板书:浪淘沙)

 二、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

 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 年-842 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5. 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3. 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

 《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目标 《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

 1. 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第一部分:《江南春》 (一)合作学习 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介绍作者:杜牧(803 年-852 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

 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动。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

 (板书: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二)质疑探究 1.重点词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品读,深化理解 南朝(公元 420 年-公元 589 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

 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现在大江东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板书: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 (一)合作学习 1. 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2. 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理解重点词语: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

 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指门。这句

 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

 4.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板书: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二)质疑探究 1.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 品读:第一二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三四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板书:景美人更美)

 三、总结拓展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浪淘沙 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

 茅檐

  花木 院外:

 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课后反思:

 18 . 只有一个地球

 主备人:王田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12 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读懂课文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内容,学习文中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宇航员拍摄的地球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结合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同桌间相互交流。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出示课件 2:课题】

 3.释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触最深?是什么感触?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后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

 3.全班交流(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交流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先讲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接下来又讲了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的一些行为会造成生态灾难。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最后提醒人们要保护地球。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1.想一想,应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2.读给同桌听,然后相互评价。

 3.指名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练习书写生字词语。

 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齐读诗歌,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

 2.地球的“渺小”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 5.1 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 2013 年 1 月 4 日,全世界有 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 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 0.8 亿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1)矿物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了。

 (2)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1)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层层深入,得出结论

 1.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保护地球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书写字词,拓展练习

 1.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 11 个生字,15 个词语。

 晶莹

 遥望

 恩赐

 慷慨

 毁坏

 目睹

 交错

 贡献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破碎

 和蔼可亲 2.谈谈对“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想法。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教学反思:

  19 . 青山不老

 主备人:

 王田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难点:

 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课前已经请大家查阅了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2.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 81 岁的老人,他从 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 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 3】

 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生齐读一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 1.让我们现在一起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不老的青山。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可以从哪里入手?(课文前的链接导语)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2.了解奇迹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1)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

 【课件 4】

 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理解“了不起” ①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奇迹”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 ③指名学生回答体会到的“了不起”含义,重点引导把握这 4 个数字(将数字圈红):

 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十五年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 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 15 年、5000 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 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 2—3 自然段,细细找一找,找到后标上序号,并写一写批注。师巡回了解情况。

 (2)反馈,共同评议。

 ①第 2 自然段的教学 学生提出“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时,转入第 2 自然段的教学。(板书:大环境)

 A.学生说后,出示句子。【课件 5】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B.指名学生回答,按以下模式进行评议:

 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

 环境,你会用什么? (板书:恶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点拨:“肆虐”, 什么叫“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课文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 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关键把握“县志”(二字,让学生明白县志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志:文字记录;县志:记载一个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一说。

  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吹到天上,更别说人了,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 (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

 出示图片【课件 6】晋西北环境、风景图片。看,这就是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据有关资料记载,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听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C.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②教学第一段 当作者带着对晋西北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印象

 来到老人居住的山沟里时,他却看到了—— A、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山沟? B、你觉得这山沟怎样? (生答:绿、美、舒适、树木大等)

 C、现在,我坐在土炕上感受着这份舒适、这份惬意,而这里在以前却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的死亡之地,而就在这如此恶劣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 15 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真是一个——奇迹(生讲),对着这奇迹,我们不由赞叹——生读(15年啊,绿化了 8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板书:小环境)

 ③第 3 自然段的教学 学生交流,反馈:老人是在孤单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个奇迹的?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一排三间房,只剩下老人一人。)

 引导学生重点把握:

 “a.独自一人的孤单;b.生活的简单清苦;c.同伴离去的坚持;d.老伴去世当天仍在植树;e.有福不享;f.选择青山为归宿;g.年纪虽大,依然坚持”等 7 个方面。

 (板书:艰苦)

 小结: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4.奇迹延续,感悟精神 (1)奇迹在采访后还在延续,因为老人还有宏伟设想——生讲(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了解

 了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你有什么话要对老人说呢? 生先写,之后点名讲述,师随机点评。

 (2)15 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课件 7】“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课件 8】“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

 (3)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出示【课件 9】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换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生质疑(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鼓励学生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板书:无私奉献)

 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生命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与作者同呼:

 青山是不会老的!

 六、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

  恶劣 小环境

  艰苦 无私奉献

  20 . 三黑和土地

 主备人:

 王田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非常喜欢和珍爱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

 认识一下农民三黑,看看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

 2.苏金伞介,学生初步了解。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 年开始发表

 作品。1946 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顺溜 松散 麦籽 白霎霎 荞麦 耙地 痒抓抓 蹚坏 闺女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加个标题。

 第一部分:(1-6 小节)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标题:翻地耙地 第二部分:(7-12 小节)三黑把荞麦种到地里,听到蝈蝈叫,想起童年的生活。标题想起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13-15 小节)三黑展望美好的未来。

 标题:展望未来 (板书:翻地、耙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展望未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人物形象?(翻身做主人的老农民形象。)读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些语句?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刚梳的头。

 以上两个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见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把耙过的土地比作“妇女刚梳的头”。

 3.“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是什么意思?

  预设:这里的“床”是指翻过后耙平整的土地,很松散、很柔和。

  预设:三黑太热爱自己的土地,把整过的土地比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种子生长的温暖的床。

 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也对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热爱它。)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三黑什么感情?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首诗歌表达了重获土地的农民喜悦心情以及对土地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板书:热爱土地

 憧憬未来)

 五、总结全文。

 1.自读课文后,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把土地看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庄稼生长的温床。)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的写法。)

 板书设计:

 翻地、耙地

 三黑和土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热爱土地,憧憬未来 展望未来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主备人:

 王田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大家意见不同时,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讨论问题时能够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地讲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学难点:

 讨论问题时能够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地讲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内容:

 一、 谈话导入

 1.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什么地方遇到过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意见不同怎么办?(板书:意见不同怎么办)【出示课件 1:课题】

 二、出示事例

 1.出示具体事例,学生读一读。

 【课件 2】

 问题一:春节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 问题缘起: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和隐患。

 【课件 3】

 问题二:要路还是要树? 问题缘起:南方某些城市为了拓宽城市道路,砍掉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这件事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树是值得的;有人认为,这些树已经长了几十年,栽树不容易,树木有利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应该砍树。发展交通要另想办法。

 2. 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自由交流。

 二、 交际练习

 1.分组分角色: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先选择本小组要练习交际的材料,然后按课本上的“相关方”逐一确定角色。

 2.每个角色准备好自己的发言材料,准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针对事例,参与讨论,阐述对问题的看法。

 4.提示:【课件 4】

  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弯曲,不断章取义。

  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 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

 (适时板书:尊重别人

 换位思考

 态度平和

 以理服人

 有理有据 简洁明了)

 三、 交际示例

 针对事例一的口语交际,出示:【课件 5、6、7】

 普通市民:我认为春节应该燃放鞭炮,多年来流传下来的老规矩了,再说,如果没有鞭炮声,过年的味道就没有了。

 环保局局长:我认为不应该放,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烟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广大市民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另外,烟花爆竹燃放后还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消防队员:每年都会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所以为了安全考虑,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眼科医生:每到春节期间,我们眼科都会接收一些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有的相当严重,个别会失明。我的看法是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环卫工人:燃放以后,纸皮到处飞,好多的烟花箱子、筒子很难清理,也看见有着火的现象。

 鞭炮厂工人:我们对燃放烟花爆竹不支持也不反对。我们考虑的是我们的饭碗问题。如果能给我们安排好其他出路,不至于让我们自谋生活的话,我们也不支持燃放烟花爆竹。

 四、 课堂总结

 1.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千万不要因此而生气,仇恨别人。

 2.要静下心来,学会换位思考,态度平和,以理服人。

 3.课下围绕“小学生该不该上网”与同学练习口语交际。

 板书设计:

 意见不同怎么办 尊重别人

 换位思考

  态度平和

 以理服人

  有理有据

 简洁明了

  课后反思:

  习作:学写倡议书

  教学目标:

 1.明白如果有一个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可以写倡议书。

 2.让学生能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写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清楚存在的问题,产

 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难点:

 写出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可行性强、语言准确、短小精悍的倡议书,所提倡议要合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内容:

 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做一份社会调查,通过查找资料、访问以及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的感受等形式弄清楚存在的问题。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倡议书例文。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引课题

 1.播放幻灯片,激发兴趣。同学们(师出示【课件 2】关于环保的图片)图片看完了,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

 生:现在的水资源严重缺乏,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那些孩子们真可怜,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现在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雾霾带给人们的疾病困扰很厉害,我们要多植树造林„„ 引起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刚刚你们说的那些想法、点子,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为缺水地区、疾病重灾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板书:学写倡议书)

 二、读内容,明要求

  1、翻开书本,阅读习作内容。

  2、学生自由读习作内容,概括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3、学生把自己对习作要求的理解在全班交流,并归纳要点:【课件 3】

 (1)倡议书的格式要正确。

 (2)倡议书要写清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

 的办法。

 三、拓思路,想问题

  1.同学们,在课前,我建议大家找一找身边存在的环境被破坏,被污染的现象,你们能不能说说,都发现了哪些问题?

 2.根据调查报告,生交流反馈。

  例如:生活中,人们浪费水,水资源被农药等化学用品污染。浪费电,不随手关灯,无人看电视还一直开着等。空气的污染,白色塑料袋的滥用,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等。学校中,乱扔果皮纸屑,浪费纸张等问题 。

 3.巧设对立面,解决疑难点

  (1)师根据生的回答提出不同主张,生反驳,引发对立。

 学生们说节约用水,老师可以说:反正我家不缺少水,我家花着钱呢,浪费不浪费和别人没有关系„„

  (2)师生之间在争辩中寻求正确答案:倡议书不仅仅只满足个人需求,而且应该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板书:存在的问题

 产生的原因)

 (3)这么多的不环保现象,浪费现象,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生说出一些建议,教师适当引导看建议是否合理,帮忙梳理。)

 师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要求:合理、具体(板书:解决的办法——合理、具体)

 四、借例文,明格式

  1.【课件 4】师出示一份有问题的倡议书。

 2.生再次回顾习作内容,明确格式。【课件 5:格式要求】

 (1)题目:在第一行中间写上“XXX 倡议书”几个字。

 (2)称号:倡议的对象。

 (3)正文:写清倡议的事项和原因。

 (4)署名、日期:最后署名要写上提出建议的团队名称或个人姓名,再另起一行(对应署名位置)写上提出倡议的日期。(板书:格式 要规范正确)

 3.【课件 6】师出示正确格式的倡议书,再次引发学生注意格式。

 五、谈收获,留作业 1.说一说,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2.写一份倡议书,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倡议,格式要正确要规范,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板书设计:

 学写倡议书

 存在的问题

 产生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合理、具体 格式 要规范正确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多种方法去读懂古诗句的意思。

 2.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观点。

 3. 学会乘公交车,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4.积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具体所指。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借助注释、想象、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多种方法读古古诗句。

 教学难点: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观点。

 教学内容:

 学习运用借助注释、想象、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多种方法读古古诗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六》(板书课题)【课件 1:课题】

 交流平台

 一、交流学习方法

 1.出示古诗《浪淘沙》 【课件 2】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对照古诗,想一想自己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 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大家都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体总结如下,出示:【课件 3】

 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的字词。

 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

  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适时板书:注释

 想象

 常识)

 二、完成阅读练习

 1. 出示古诗

  【课件 4】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⑴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⑶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

 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2. 合作交流: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大意。

 词句段运用

 一、 分析提炼观点

 1. 出示:【课件 5】

  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2. 学生读这一段话,读两遍。

 3. 交流: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4. 汇报,评价,指导:

  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些花草树木。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作者围绕这个中心意思,从颜色和作用两方面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郁郁葱葱”“绿色卫士”“城市之肺”这些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花草树木的赞美。

 (适时板书: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

 二、 选择乘车方案 1.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文字,明确时间和路线。

 2.小组交流,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1. 教师检查指导:

 (1)时间:早上九点以前

 路线:温泉镇——宋家洼 (2)

 乘车方案:早上六点钟先坐 65 路车从温泉镇到四通桥下车,然后坐 86 路车从四通桥上车到宋家洼下车。

 日积月累

 一、 根据拼音自读

 1.出示:【课件 6】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2.学生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不懂的字。

 二、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1.五行是中医理论之一,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运用于医学,用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相互关系;也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内脏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3.五音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 2600 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五音”:唇、舌、齿、鼻、喉(张炎《词源》)。

 4.“五彩”是黄、青、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主色调有红、黄、绿、蓝、黑、紫。

  板书设计:

 注释

 想象

 常识 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

 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单元 上册 教案

热门排行

春节晚会观后感600字14篇

春节晚会观后感600字14篇春节晚会观后感600字篇1晚上八点,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

2020央视春晚观后感3篇

2020央视春晚观后感3篇2020央视春晚观后感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门曈曈日

2023特殊符号图案大全(全文)

๑• •ั๑๑฀฀๑♬✿ 。 :*★☆⊙☺☻☼♠♥♡♣♤♥♦♧♨♩ิε฀฀䁠iddot;฀bull;●○●ゃ卣䁠hearts;♡๑฀฀☜☞☎☏♡⊙◎☺☻✖╄►◄▧▨♨◐◑...

2022央视虎年春晚观后感高中作文7篇

2022央视虎年春晚观后感高中作文7篇2022央视虎年春晚观后感高中作文篇1时间匆匆流逝,已经到了农

积极分子谈话记录30篇_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会议记录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会议记录篇一谈话时间:XXXX年6月19日谈话地点:谈话对象:入党联系人:记录人

春晚观后感300字4篇

春晚观后感300字4篇春晚观后感300字篇1春节是每个中国人都颇为期待的一天,它不仅仅代表家庭团圆的

幼儿园谈话记录:幼儿园晨谈记录100篇

坦直幼儿园党团结对谈心记录(2010年)序号时间去谈心人姓名被谈心人姓名谈心内容备注110 2 26

2020年医院党员谈心谈话记录_2020年谈话记录

职工医院谈心谈话记录单位:职工医院谈心交心对象签名年月日

2022年党支部领导班子“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完整版】

2022年党支部领导班子“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完整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

【幼儿园谈话记录】 幼儿园晨谈记录100篇

坦直幼儿园党团结对谈心记录(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