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耘佑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供大家参考。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 1 -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近来“国学”成为了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很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小孩从小接触、熏染一些国学的习气。《三字经》、《**》等古代的蒙学读本又开始大行于世,“读经”等传统教育方式重新得到提倡,以教育小朋友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班”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一时云山雾罩让人难辨真伪。作为学界的人士,的确有必要面对这些现象,对所谓的“国学”尝试作些梳理,期待传统文化中的真正优秀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内容能被大众认识、接受。

 “国学”一词的内涵颇为驳杂,但无论其如何难以界定,今日大众所谓的国学,总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而此所谓的儒学,事实上,其重要的品质和面貌是由宋明理学重新塑造的,而非先秦时期的早期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借用了早期儒家传承下来的各种文献,对其加以创造的发挥,塑造今日所谓的儒学的精神和面貌。本文就以《周易》中的《蒙》卦为核心,略谈几点理学家们借这一卦所发挥的童蒙教育思想。

 一、实现禀赋的教育目的

 《蒙》自来就被认为寓有发蒙、启蒙之意,其《彖》辞中“蒙以养正”一句更是被奉为圭臬,被视作童蒙教育中的

  - 2 - 最高价值。这个以“正”为准绳的价值规范,是成年人对儿童的社会化塑造,似乎更侧重某种外在的规范。宋明理学以心性之学为特长,尤为注重发挥这外在规范背后的内在必然性。以朱熹对“大学”之意的阐述为例,朱子认为大学(古之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发挥人的内在本性,简言之“大学”按朱子的说法就是尽性之学。

 朱子曰: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兴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勉焉以尽其力。

 朱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承接程颐而来的,点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现、培养每个人的本性。这个思想奠定了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理学家们仍是采用《诗经》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等早期儒家的话题作为源头,但无疑是指向隋唐以来的佛教心性论而提出了儒家自己的心性论建设。朱子这里的“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个人人性中“仁义礼智”的根本。

 这样一个内在化的教育目的,是理学家们教育思想落脚的基点。即使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很少谈论“尽性”这样的古典范畴,但是,开发、挖掘并进一步培养每一个孩子本性当中善良、聪慧、勇敢的品质,应该是任何好的教育的根本。孔子挺立儒家的根本品质是仁智勇合一的“三达”的境界,

  - 3 - 所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理学家们的任务是将这一境界转换为每一个个人的内在需求,将教育的使命内化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之中。

 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性,康德曾说:“人们可以将人类的历史看成是自然的一种隐秘计划的实施,……在这种状况下,人的所有的禀赋得以充分地发挥”。随着清末以来的巨大变革,支撑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已经解体,如何用当下的话语来置换传统思想中的遗产,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理学中尽性之说,只就今日的童蒙教育而言,其用意庶几能用西语中的“实现其禀赋”来比拟吧。

 二、“山下出泉”之象

 是以理学家们在《蒙》卦《彖》辞“蒙以养正”的要求之外,更注意阐释其内在的意蕴,即《大象》传中提示的“山下出泉”之象。明末清初之际的大学者王夫之,他也是理学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在其《周易大象解》中,对《蒙》卦的《象》辞有很生动的解释:

 “泉”方出山,去江海远矣。不疑其远,百折必达,其行“果”矣。果则天下无不可成之行也。抑泉源之出,或在平陆,其流易竭;蕴畜之于山,涓涓混混,不息不迫,则行虽果而居之有余。君子体斯为“养蒙”,为“发蒙”,果育相资,行成而德不匮,则善用蒙者也。

 《蒙》卦《象》辞的原文为:“山下出泉,蒙;君子以

  - 4 - 果行育德。”船山这段话就为解释这两句而作:泉水自山下而出,一开始离江海当然是很远的,但若“不疑其远”,则“百折必达”。船山以一系列比喻来说明泉水流经平陆行至大海的这段旅程是如何艰难曲折,但是需坚持“养蒙”和“发蒙”,工夫到了,境界自成。

 童蒙的教育,正是如此,一开始似乎“涓涓混混”,但是坚持“不息不迫”的工夫,孩子们内在的优秀品质就会逐渐显露增长,最终必会绵延而流长。朱子在其《周易本义》中,释此《象》辞时,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但也一语中的:“泉,水之始出者,必行而有渐也。”一是“行”,这是必须的工夫践履;一是“渐”,这是修行的次第,需要循序渐进。

 明代中后期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儒学流派就是阳明学派,王守仁以其简易有力的理论力量征服了当时的思想界,大量的追随者将他的学说发扬光大,这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清初。关于童蒙教育的思想,阳明也有其精彩的论述: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

  - 5 - 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这段话的将“山下出泉”的工夫论更加具体化了,从孩童的接受能力和性情特点出发,提出以“歌诗”和“周旋揖让”的活动让小孩子在游戏、学习的活动中来体验求学的乐趣。民国以来的文学影视作品中,不乏将古人的读书生活描述为枯燥甚至泯灭人性的苦行僧生活。其实从《论语》中“吾与点也”章所描述圣人气象中能看出,儒家所谓的“圣学”,从来都不是辞章之学,而是寓意在鲜活的生活之中的生命之学。所谓“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又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两章都在讲“游”,和《庄子》中的逍遥之“游”异曲同工,歌咏而游乐,生命的意趣和学习的目的融为一体,才能实现阳明提出的“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的效果。

 三、“源头活水”的价值引导

 关于学习的内容,阳明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

  - 6 - 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这一段话,可以和阳明的一首诗合看,题为《月夜二首》的其二云:“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亦群英(漏一字)?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这首诗和上文两段阳明的引文可互相印证,“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一句,表达了阳明对“吾与点也”的圣人气象的向往。而“支离羞作郑康成”一句则是对“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的解释。以郑玄代表的汉学注疏之学,固然是古代学术最为可贵的部分之一,但是由于其偏离了人之为人的目的,所以儒学为晋唐以来的佛学所遮蔽。理学立人极的工夫,正是为了回应佛学心性论的论题,试图建立起儒家的新道学,尝试追问“记诵词章”之学的目的为何?

 民国以来经学瓦解,阳明所谓的“记诵词章”之学已经成为历史。可怪的是,今日有人欲恢复这样的死去的学问,将其鼓吹的“国学”等同于“读经”的工夫,恨不得将小朋友再变作古时应试的举子。这样的怪现象或许是少数,但是今日社会所得以维持的全新的学科基础,又是以怎样的学问来充当呢。这样的基础教育以技术的培养和熟练为主要目

  - 7 - 的,不少学生为课业所累,大部分精力只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而已。

 “山下出泉”之象,以泉水的流长曲折比喻人之成人所需要的持续不懈的日进工夫,这层意思形象而易于理解。但更重要的内涵则在于,这一《象》辞提示我们,人之所以成人的潜力,非外在的逼迫与冲突,而完全是由内在的禀赋所至。当工夫论离开了这一心性基础,就沦为了皮相之说。今日社会上的功利教育大凡如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甚嚣尘上,除了学校功课的逼迫,家人热衷于为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培养各种才艺技能,诸多“国学班”也是恰逢盛世应运而生。殊不知,成人之学无所谓输赢成败,更不是与其他人比试较量可以来衡量的。人之成人是一辈子的日新工夫,是体验、超越自己的内在本性的无尽历程。道家所说的“复命归根”,儒家所说的“原始反终”,是要人找到一个坚实的立足之处。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有很多怪现象,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世事洞明皆学问”等坏人心术的理论大受欢迎,肤浅的心灵鸡汤、虚伪的成功学、扭曲的处世哲学,诸如此类都能在古人那里找到来源,以至于提及“国学”之兴盛就令人不无警惕。

 朱子曾作过《观书有感》诗二首,第一首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一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的意境颇有些暗合

  - 8 - “山下出泉”的形象,朱子的诗题中说明是“观书”时的感想,“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点题,说明古人的“学”是“原始反终”之学。朱子注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句时说:“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则反其终而知所以死矣。”自周敦颐起,经过二程、朱子的发展,理学讲体用本末,讲“立人极”,讲“诚”,构成了一整套体系,反复强调性是人之体,以人之“诚”尽人之“性”是成人之学的基础。这套话语体系深刻地塑造了宋明以来国人的精神世界,已故的围棋史上的最伟大的棋手,被誉为“昭和的棋圣”的吴清源大师,本名“泉”,而字“清源”。其名讳中的寓意不言而喻,是民国时期传统犹存的鲜活例子。


推荐访问:探索 实践 思想

热门排行

幼儿园学期总结汇报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学期总结汇报活动方案5篇幼儿园学期总结汇报活动方案篇1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我有了很深的认识:我

2022年发展对象第二季度思想汇报

2022年发展对象第二季度思想汇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发展对象第二季度思想汇报》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写出更好的文章!

酒店保安部年度工作总结汇报4篇

酒店保安部年度工作总结汇报4篇酒店保安部年度工作总结汇报篇1x年保安部在宾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

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

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局的指导下,围绕区各项中心工作,积极

审计学课程思政案例:实事求是

审计学课程思政案例: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这个原则讲的是说我们在做课程思政的时候,要尊重我们自己本身

XX“特色田园乡村”策划报告(汇报稿)

XX县XX“特色田园乡村”策划报告前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千村

优秀微型党课演讲稿大全

优秀微型党课演讲稿大全  20**年微型党课现在很多人都需要,中央要求的,所以对于微型党课演讲稿一定

河道管理条例实施调研汇报

《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后情况汇报一、《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前后河道管理状况的对比依法对河道进行管理是贯彻

脱贫“摘帽”检查互帮互促汇报材料

脱贫“摘帽”检查互帮互促汇报材料  以下内容由工作范文网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

全市执法检查动员会领导发言范文

全市执法检查动员会领导发言范文  发言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发言准备的书面材料。以下是工作